套路贷平台开展会员费诈骗及违规扣款案
一、案情概述
2020年2月,某用户在相关投诉平台上反映,其在下载套路贷APP 并注册后,发现需要交钱才能借款,便退出卸载了APP 且没有借款。上述行为发生当日,借款APP 在未经过用户本人允许的情况下,就对用户绑定的银行卡进行了199 元会员注册费用扣款。针对上述投诉案例,我公司调查分析发现多个套路贷平台APP开展会员费诈骗和违规扣款,存在业务违规等问题,产生大量用户投诉,投诉用户超过数万人。欺诈手法为:违规套路贷平台通过操作流程引导用户进行注册,填写手机号、身份证号、银行卡号、手机验证码等信息,并在用户注册协议中增加“隐藏”的扣款条款,待收集用户信息后,平台在未经用户同意的情况下,完成快捷支付业务的账户信息验证、签约等环节,然后平台所接商户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扣取各类名目费用。
二、风险点分析
经分析,该案有以下风险点:
01套路贷平台变相收取高额利息,规避违规整治工作。
经公安人员透露,犯罪分子通常假借网络借贷平台名义,发布“低利息、无担保”等虚假信息,诱骗借款人到平台借款,后通过代扣各类费用,变相提高利息。我公司在商户日常交易侦测中发现多个异常商户,疑似为多个套路贷平台APP 提供扣款通道,扣取“会员费”“服务费”“征信查询费”等名目的费用。
02套路贷平台未经用户许可违规开通无卡快捷业务,或将用户许可条款隐匿在APP注册开通协议中。
用户在未明确业务场景及协议关系的前提下,被动签订了无卡快捷支付协议,后续在未知情、未申请贷款的情况下被扣除手续费,易产生大量用户投诉。
03 套路贷APP在用户注册及账户验证环节收集大量身份信息及银行卡信息。
存在批量信息泄露及由此引发的欺诈风险隐患。
04收单机构商户资质审核存在问题。
收单机构对于商户入网环节审核不严,未对相关商户真实性、合法性及借贷业务资质进行调查,为套路贷平台、无资质的网贷平台提供支付结算服务。
三、建议
针对上述风险情况,提出以下相关建议:
01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应合规开展网络借贷业务,严格执行监管部门有关综合整治“套路贷”的政策要求,不得以收取手续费、咨询费等名义变相提高利率;加强交易透明度及合规管理,在快捷支付业务签约环节,应与持卡人签订快捷支付协议,明确告知持卡人业务场景及协议关系,不得在未经用户同意的情况下,完成快捷支付业务的账户信息验证、签约及支付。
02收单机构应健全用户信息安全保护机制,加强对APP平台商户的账户信息安全管理,要求APP平台对于收集的敏感个人信息不可留存,并加密传输,定期排查APP平台是否存在信息安全漏洞或恶意收集信息,防范个人信息泄露及后续的欺诈风险。
03收单机构加强商户资质审核,严禁违规接入无网络借贷资质的商户平台。收单机构应依据《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严格落实商户实名制要求,对商户开展网络借贷业务的资质进行审核调查,确保商户业务资质已获得监管机构审批,并严格落实风险排查,对不具备放贷资质的APP平台,坚决封停整改。
专家点评:近些年,套路贷作为一种新型贷款骗局,通过“虚增债务”“签订阴阳合同”“虚假诉讼”“胁迫逼债”等方式,侵犯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具有非常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该案例通过分析违规套路贷平台的欺诈手法,介绍了套路贷的风险点,并建议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收单机构加强对套路贷的加强审查和防控,对保护人民群众权益有一定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