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融E在线教育平台
  • 下载APP
    扫码下载官方APP
    -更好体验在线学习、练习、考试-
    下载APP
  • 登录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聚融e讯 金融时事 国内 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

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

发表于:2017-08-14   阅读数:742

金融防范风险 流动性不松不紧

2017年8月11日,央行公布了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本次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主要围绕“金融工作会议”的精神开展,报告中分析了不少市场关注的问题,包括超储率水平、M2偏低、公开市场操作、外汇政策、债券通、同业存单管理、未来政策导向、资管行业未来监管协调等。

整体来看,本次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主要围绕“金融工作会议”的精神开展。“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创新金融调控思路和方式,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在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畅通政策传导渠道和机制的同时,新增“加强金融监管协调,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和水平”。还强调“主动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采取多种措施,切实维护金融安全和稳定”。

流动性管理方面,央行仍坚持“保持总量稳定,调节好货币闸门”,不松不紧、“削峰填谷”,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还新增提及“公开市场操作将增强主动投放和回笼的灵活性,研究丰富逆回购期限品种”,预计未来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期限会更加丰富多样,以提高资金面稳定性并引导金融机构优化资产负债期限结构。

融资结构方面,央行强调要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促进融资便利化,降低实体经济成本,也提到“把发展直接融资放在重要位置,改善间接融资结构”。预计央行仍会采用一定结构性措施来引导债券融资量进一步恢复,尤其是融资难度较高的民营企业和实体经济企业。债券收益率虽然未必有大幅的回落,但上升是不符合监管意志的,也意味着贷款与债券从融资角度的比价效应也仍将有效,利率顶相对明确。

在金融风险防范措施中,一方面,拟于2018年一季度评估时起,将资产规模5000亿元以上的银行发行的一年以内同业存单纳入MPA同业负债占比指标进行考核,防止过多的主动加杠杆行为以及潜在的流动性风险;另一方面,《促进资产管理业务规范健康发展》中,指出五大问题,并提出六大对策,从态度和力度来看,大资管行业统一监管肯定会有行动,但不会过激(避免对市场的极端冲击);此外,“加强金融监管协调,把握好政策力度、节奏,稳定市场预期。加强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和金融基础设施的统筹监管,继续推进金融业综合统计和监管信息共享”。

继续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 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

《2017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2017年上半年,中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包容性增强,投资增长总体稳定,进出口较快增长,就业稳中向好,主要指标好于预期。央行表示,下一阶段,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贯彻落实好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遵循金融发展规律,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继续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处理好稳增长、调结构、控总量的关系,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6.9%,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1.4%。中国人民银行继续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注重根据形势变化加强预调微调和预期管理,为经济稳定增长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了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综合运用公开市场操作、中期借贷便利等工具,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基本稳定,中标利率“随行就市”适度上行。运用支农支小再贷款、扶贫再贷款和抵押补充贷款等工具并发挥信贷政策的结构引导作用,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将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进一步完善宏观审慎政策,将表外理财纳入广义信贷指标范围,并做好将同业存单纳入宏观审慎评估(MPA)同业负债占比指标的准备工作。完善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提高跨境融资的便利化程度。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模型中引入“逆周期因子”,对冲市场情绪的顺周期波动,更充分地反映基本面变化。

报告称,总体来看,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取得了较好效果。银行体系流动性保持中性,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利率水平总体适度,人民币汇率预期稳定。2017年6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同比增长9.4%;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2.9%,比年初增加79678亿元,同比多增4362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12.8%,保持在年初预期增速之上。6月份,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67%。6月末,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为93.29,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6.7744元,较上年末升值2.40%。

报告指出,当前,全球经济延续平稳复苏态势,外需环境总体改善,同时,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尚未消除,地缘政治风险及不确定性仍然较多,主要央行货币政策将逐步回归正常化,也可能增加金融市场调整的风险。从国内来看,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简政放权和创新驱动战略深化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过剩产能继续化解,适应消费升级的行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总供求更加平衡,但经济运行中的矛盾和问题仍不少。要站在经济长周期和结构优化升级的角度,把握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坚定不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紧紧抓住处置“僵尸企业”这个牛鼻子,更多运用市场机制实现优胜劣汰。

央行还表示,下一阶段,要保持总量稳定,综合运用价、量工具和宏观审慎政策加强预调微调,调节好货币闸门。把发展直接融资放在重要位置,改善间接融资结构。围绕实体经济,全面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和水平,加强对小微企业、“三农”和偏远地区的金融服务,鼓励发展绿色金融。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推进汇率和利率市场化改革,畅通政策传导渠道和机制。同时,履行好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职责,加强金融监管协调,把主动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着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金融时报

采编人:蒋露茜  审核人:孙升

阅读更多
本文来源:未知   作者:

总共有(个评论)